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愛人如己?!



當你手握一把鎚子,很容易會將其他的事物都變為釘子。
Abraham Maslow(馬思勞—20世紀最具影響的心理學家之一)


「愛人如己」是我們自小被教導的做人道理。但許多時候當我們將自己最好的東西或關懷給予別人,他們卻不一定領情,有些甚至會反感呢!為甚麼我們慷慨付出、關懷備至的去對待朋友,他們卻不領受我們那份真心至誠的關懷呢?為甚麼即使有心關懷朋友,卻常常會吃力不討好 ?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把「愛人如己」錯解了。首先讓我們看看,甚麼是愛自己?「愛自己」在心理或感性上的意思,是指按自己的意向或感覺來對待自己。如果「愛人如己」是指按自己的方式或感覺去對待別人,就是用對自己認為或感覺最好的方式及方法去對待人。但有趣的是,對我們是最好的,但對其他人卻往往並非如此,那就是把對口單位弄錯了。所以真正的「愛人如己」是按別人所悅納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性格(當然還有習慣和價值觀,但這裡暫且不談)。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形式與方法來溝通並表達關懷。如果我們真的想關懷別人,我們應該先放下自己,謙卑下來,並以對方認爲最好的方式與他溝通。現在就讓我們運用MBTI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甚麼是MBTI?它的全名爲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這是一套性格測驗,理論源自心理動力大師容格(Carl Jung)的性格類型分析,經Myers-Briggs家族半世紀精研改良而成。心理動力大師容格,是繼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 之後,對近代心理學影響極為深遠的另一宗師,他的心理學博大精深,對人類行為觀察入微。


MBTI性格測驗,旨在反映個人性格類型,對個人成長、發掘性格潛能、改善人際關係,並瞭解自己在壓力下之心理反應,都有很大幫助。容格及Briggs認為人類大致可分為四種基本運作與態度類型,不同人有不同取向,由此而形成十六種不同性格:

 

心理能力走向「外向型(E)」或 「內向型(I)


很多人誤以為多說話的人就是外向。但其實內向的人也可以說話不停。外向或內向,其實是當我們思考時,我們的思路是外顯或內斂。「外向型(E)」的表徵,通常是一邊說話一邊思考、反應迅速而不會停留在熟思中;而「內向型(I)」就需要一個安靜的空間來思考,並常停下來反省多於作出反應。


所以當我們關懷一個「外向型」的朋友,需要多與他談話;如果我們不多說話,「外向型」的朋友會認為我們不關心他。反之,當我們關懷一個「內向型」的朋友,我們需要注意靜默,給予空間等待對方思考和回應。如果我們不停地說話,對「內向型」的朋友來說,是一種不尊重或不了解。



認知功能「辨識型(S)」或 「直覺型(N)


「辨識型」喜歡透過五官收集資料,強調事實,注重實際和具體觀點。他們會以證物(事實、細節及例子) 作陳述,常常直截了當地提出實質建議;而「直覺型(N)」卻喜歡注重事情的可能性與關連性,留意潛在的遠景。他們喜歡未知的可能性及創新的事物,甚至具顛覆性的建議。


當我們關心「辨識型」的朋友,就必需多用具體的實例和一些可以量度及觸摸得到的東西;但關心「直覺型」的朋友,就應該多用比喻及故事。


決定功能「理智型(T)」或 「感性型(F)


「理智型」的人喜歡根據客觀事實,並且倚重分析來做決定,更重視公平的原則。他們分析事情,會先以客觀事實和邏輯關係作第一層資料,情緒及感受只會是第二層資料;「感性型」的人下決定時,卻會從價值觀出發,重視關係、喜好,他們往往先把情緒及感受放於首位,客觀的事實和邏輯關係只能在次位。


當我們想勸服一個「理智型」的朋友時,就應該從事實和邏輯出發;但要說服一個「感性型」的朋友,從關係及親情出發,會更容易得到認同。


生活態度「決斷型(J)」或 「熟思型(P)


「決斷型」的人喜歡有條理的生活,實踐計劃時,以目標為本;「熟思型」不介意突發事情,喜歡彈性生活,注重過程而非目標。


當我們與「決斷型」的朋友相處,要隨計劃行事,並集中在目的及方向;但與「熟思型」的朋友相處,要具備彈性,甚至願意接受死線在最後時段的突發改變。


 MBTI是用來協助我們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工具。它是其中一樣最有效的方法,能幫助我們彼此瞭解,從而更能掌握自己和別人性格上的差別。如果我們接納容格理論的信念,認為人的本質和性格的原型是與生俱來的(或是上帝所賦予),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

當我們在我去關懷別人的時候,是否應轉轉角度,按對方的特質去關懷他,而不是按「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去「愛」他呢!


張啟賢博士
ICEHK 總監/   APP認可MBTI 執行師
關心#45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當我們不再執筆寫字,我們錯失了...

在數碼年代裡,大家寫字的機會愈來愈少,都變成了「鍵盤戰士」。可是,外國有心理學家及腦神經學家表示,不要以為執筆寫字遲早被淘汰,因為有新的證據表明,手寫比起鍵盤輸入,學習的效率更高,更有利新知識的消化及應用。
來自巴黎 Collège de France 的心理學家 Stanislas Dehaene 指出親手寫字時,會令學習變得更有效率,更能夠記下資訊,及衍生新意念,他說:「當我們書寫時,一種獨特的神經迴路會自動活躍起來,寫字時的手勢會令人腦更易認字,學習亦更易。」
2012年Indiana University 的心理學家 Karin James 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中的孩童尚在牙牙學語的階段,他們還未開始學寫字及閱讀,實驗給予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將預定的字母分別寫到紙上和輸入電腦之中。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孩童的大腦會被掃描,看看腦部的反應。研究人員發現在複製字母的過程之中,寫作時大腦的反應和活動,當中有三個部分的反應特別大,該三個部份是成人在閱讀或寫作時特別活躍的部份,相比之下,以打字或電子輸入的話,大腦的活動明顯減弱。
James 指出這個分別主要源於手寫動作的「不規則」,因為手寫時每個人的筆跡都不一樣,當筆跡不斷變更,這變化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能刺激腦部學習的過程。因為字型的不同,令大腦能反覆記著同一字母的不同形態,這有助建立人腦對文字的印象,因此她認為親手寫字對於學習而言,仍是最有效的形式。
資料來源: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