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老師沒有教你如何「學會學習」?研讀TED創辦人Wurman的學習秘笈

關於教育,大家可能會立刻想到Ken Robinson超過二千萬點擊的‘How schools kill creativity’TED talk。如果學校殺死創意,老師又不喜歡讀書,學生如何能夠無師自通?學會學習?翻開金庸的武俠小說或許有所啓發,《射雕英雄傳》提到一位大內文官黃裳,遍讀道藏經書,無師自通,寫出震動武林的《九陰真經》。當時得令的郭靖,亦是透過修習《九陰真經》才成為一代高手。
來個「古中今外」的cross-over比喻,若然Ken Robinson就是當時得令的郭靖,造就Ken Robinson的TED創辦人或許就是黃裳。Richard Saul Wurman早於1984年創辦TED大會——雲集技術(Technology)、娛樂(Entertainment)、設計(Design)於一身的交流平台,影響力無遠弗屆。Wurman更是「資訊工程師」之父,精於從海量資訊提取真正有用的知識,凝煉成智慧。筆者在公共圖書館找到Wurman寫的《資訊焦慮》,驚覺這是「學會學習」的《九陰真經》。《資訊焦慮》成於1990年,卻完全無損其價值。資訊會過時,駕馭資訊的智慧卻歷久彌新。筆者反覆研讀這本奇書,嘗試運用此書組織資訊的原則,以「五篇十七式」重新排列,整理出「學會學習」的內功心法。
一、無知篇:你不知道的東西為何重要?
第1式:探險
一九五八年,Wurman初出茅廬、一無所知。他說動賓州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送他去最大最古老的馬雅城市古蹟。等到考古隊發現他什麼都不懂時,已經來不及把他送回去了。他在那裡學了五天,更待了長達半年的時間,學到人生寶貴一課。他相信親身面對困難、克服恐懼,能讓自己未來活得更自在。
第2式:成長心態
二十六歲那年Wurman開始在北卡羅萊納大學建築系任助理教授。他自知有二個選擇:傳授早已懂得的,或傳授樂於學習的。後者對他較具吸引力,再者他並不介意承認自己的無知,因此他選擇了後者。他的教學方法是根據求知欲望來定主題,抱持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心態,而不是滿足於交通指揮式的單向灌輸。
第3式:探索知識邊界
古典的知識觀包括兩個部份:一是知其所知,一是知其所不知,二者合起來才是完整的知識。但在我們的學校和節奏急促的社會,我們只教導學生知道他們所知道的最小範圍,而不曾教他們知道知識的極限。結果嚴重抹煞了好奇心和求知慾。
第4式:問路
在Wurman的工作中,「通路」是最重要的觀念,他甚至把一家公司命名為通路出版公司。他所設計的指南為人們開啓了解城市、工作、運動、醫藥的大門。這些主題他都不専精,也因此他是最適宜寫這些主題的人。何以故?因為無知就是他的特長。別人認為太過淺白而羞於提出的問題,他都敢於提出。
第5式:擁抱失敗
今天的一個問題是我們沒有教育學生在逆境和挫敗中如何自處,總以為大家只須從成功中學習。結果人人只要求即刻的成果、速食的知識。Wurman常告訴學生,教育的功能就是要讓更多人經歷自我評斷之苦。
二、好玩篇:哪些資訊令人快樂?哪些資訊令人焦慮?
第1式:最緊要好玩
什麼是你真正感興趣的,什麼又是你認為你應該感興趣的。前者能帶給你快樂,後者則會讓你焦慮。尼釆《看﹗這個人》提到「防衞性消耗雖然微細,但漸成習慣後,積少成多,便成為完全不必要的嚴重耗損。」學以致用所得到的資訊源自興趣而非焦慮,因此常能培養長期的知識,而且會產生「知識為我所有」的重要感受。
第2式:條條大路通羅馬
你可以從一項興趣擴充成多項興趣,因此選擇一項興趣時大可不必那麼戒慎恐懼。不管你在哪個階段投入,到頭來你可以往更高深處鑽研,也可以觸類旁通,連結到其他興趣。
三、連結篇:如何活化沒有生命的資訊?
第1式:方便眾人使用
通路(access)的根本意義就是「使事物易於了解或應用」。假設你是坐輪椅的人,通路便代表斜坡、電梯和特殊的洗手間。別人能做的,你也能做;別人能用的,你也能用,這個能力就是通路;也可以說是運用資源的自由。
第2式:類比、串連與重新排列
新力總裁盛田昭夫:「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年所使用的資訊卻愈來愈少,同時我們取用資訊的能力也逐漸降低。」Wurman很少花心思去發掘新觀念,寧可多思索現有資訊是否有新的串連方式。所謂發掘觀念,就是將已知的資料重新排列組合,加以運用、類比,便可能發現新的資訊。
第3式:裝上不同的接收器
Carlos Fuentes:「現代文明最大的危機是如何將資訊轉化為有組織的知識。」唯一的方法是克服廣度的不足,讓資訊與資訊之間產生更好的連繫。人心好比收音機,裝上接收器後便產生新資訊。
第4式:對比熟悉事物
你能了解一項資訊,必然因為它與你原已了解的事物相關。一棟建築物必須前面有人或車子相對照你才能知道它有多大。數字只是資訊的一種象徵,除非拿來和你能理解的東西相比較,否則毫無用處。
四、組織篇:如何駕馭無窮的資訊?
第1式:切成小塊
Nigel Holmes認為要讓事實和數據有意義,關鍵是「把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讓讀者能隨意挑一塊來吃。」
第2式:編輯原則
所謂的通路都是發掘出該主題特有的結構——最簡單的組織形式,讓讀者能找出他們感興趣的部份。Wurman編輯的指南通常採取用以下三項原則:
A) 學習接受自己的無知;
B) 關注問題甚於答案;
C) 永遠不要畏懼嘗試走相反方向的路去找答案。
第3式:常用組合
Wurman認為資訊雖無窮,架構資訊的方式卻有限。如何組織取決於你所希望呈現的內容,不同的組織方式自然導致對該資訊不同的理解。組織資訊的方法不出以下五類:
A) 種類——這種分類法適用於組織重要性相等的事物。通常顏色比數字適合用來區分不同的種類,因為數字本身即蘊涵有價值判斷的意味。
B) 時間——時間最適用於組織一定時段內發生的事件。時間是最容易了解的架構,不但可以觀察出其中的變遷,也有利於做比較。
C) 地點——當你要檢驗或比較來源不同的資訊時,選擇地點為架構是最自然不過了。
D) 字母——此一形式最有助於整理超大量的資訊。
E) 層次——此組織法是根據大小、昂貴程度、重要性等依順序排列。當你想要對某一資訊賦與價值判斷,譬如研究一產業或公司時,此法最為適用。
五、通識篇:在理想的學校,學生如何學習?
第1式:自行選擇
理想的學校應該像自助餐廳,你可選擇不同的盤子,拿菜的順序可以前後顛倒,吃的速度可以隨心所欲,甚至可以從頭來過。你盡可以先吃甜點,鄰座的人還可能和你聊天。你可以挑選一奇幻餐車,有人會建議你沙拉該配什麼菜合口。
第2式:從不同角度探討同一課題
我們對於整體的概念很褊狹。我們的教育體制是要把完整的知識區隔成各種學科。Wurman建議有些課由五個教授一起來講解一個題目。譬如說由物理學者、生物學者、地理學者、哲學家、數學家一起講解關於宇宙的知識。
第3式:以改變世界觀為目的
Wurman認為研習以下課題有助學生改變對世界的看法:
「學習如何學習」、「如何問問題」、「你要什麼」、「生命的一天」、「我們和螞蟻有什麼關係」、「時間的快慢」、「五分鐘界線」、「五哩界線」、「這是屬於你的新世界人物課」、「美麗的錯誤」、「在等待中觀察」、「讓媽媽聽得懂」、「事實與真理有別」、「擁抱淺顯之理」
「學習秘笈」總綱
《九陰真經》總綱首句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起點在「虛」、在「不足」,「學習秘笈」異曲同工,起點在「無知」。
學會學習,由「無知」開始,透過發問、犯錯,學習「好玩」有趣的事物,透過比喻、使用及重新排列來「連結」資訊,選取最有效的方式「組織」知識,運用「通識」的不同角度跨越學科界線,提煉為理解世事萬物的人生智慧。

作者:唐文寶,小學老師,相信美德比知識重要,幫助學生尋找幸福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