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種方法】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種方法】 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他們更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歷”他的成長過程。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 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的內在世界、表達他的情感。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更易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 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給他表演的舞台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歷”他的成長過程。 網路轉載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Perception is projection ~ 我們所觀察的世界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

世上事物的發展,隱含著不少偶發因素,所以難以百分百肯定其中發生的因果和

必然性。雖然有很多不同的理論或經驗告訴我們有甚麼事情將會發生,但這些結

論都無法肯定哪是最好的。我們面對世事的不確定性,是怎樣決定事情的呢?

有一次筆者和太太及岳父岳母一家人上大陸旅遊時,看見對面街有一間買台灣

米線的小店,我岳父一看,就笑說「你們看,是珂士(痾屎)麵線...。」太太跟著

說「才不是呢,是阿士麵線...。」他們就是爭拗不休。一方說「我食鹽多過你食

米」,另一方則說「你是否需要帶老花眼鏡!」試想一下,我太太認為誰是對的呢?

當然是她自己;而我岳父又認為誰是對的呢?當然也是他自己。以過往經驗來說,

他們最少會爭拗一星期。所以我和岳母商討後,決定花少許時間,走到那店舖前

把事情弄明白。最後發現原來上面寫著「阿土麵線」。誰對誰錯?兩個都錯!但最

重要的不是對與錯,而是從中發現我們都不夠客觀。我們都是按照自己的內心世

界來決定事情。

那麼我們的內心世界是怎樣形成的呢?首先,我們的大腦透過五官接收外在的

事件(每秒約2百萬位元),然後,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對這些所接收的數據(事件)

進行處理。因為我們在同一時間需處理5-9組事件(約每秒134位元),在這個處

理的過程中會自動的進行刪減、扭曲和一般化。

第一部分:刪減

甚麼是刪減呢?我們的大腦在每秒鐘會接收到超過兩百萬的資訊流,這些資訊

數據太過龐大,因此我們的大腦需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刪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眼大睇過龍」。

第二部分:扭曲

扭曲就是我們對於外面的資訊進行處理的時候,讓這個資訊變成為符合自己的

觀點與角度。上述亞土麵線就是一例。

第三部分:一般化

我們的大腦在處理數據的時候,還會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功能,就是一般化(或稱

歸納法)。例如一竹竿打一船人。

從上述的模型來看,我們可以從同一的事情(物)上,看到、聽到和感覺到不同的

東西或意義出來。所以在互相溝通的時候,我們的詮釋不一定是對方心中所想的。

所以當我們下一次要判斷對方對或錯的時候,不妨給對方更多空間去解釋。因為

當大家討論問題時,很容易跌入二分思維,就是非黑即白,不是你錯就是我錯。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討論(discussion)問題時,可以是兩個都對又或是兩個都錯。所

以如果想有真正的對話(dialogue),我們就必須走出「我的」狹隘思維。因為討論

是有立場的,有可能帶來爭論;而對話則是沒有立場的,是透過聆聽從而帶來理

解。討論常指出對方的錯誤,希望改變對方;對話則以問題的澄清來支持對方。

多點對話,少點討論,可以增加彼此瞭解。

關係本來就是植根於信任,信任的基石就是澄心對話。每當我們打開心窗(澄心)

對話時,對方的說話就如迎面送來的清涼空氣,不再是爭拗。我們必須尊重每個

人的內心世界。人生的事情是多變的,沒有人能夠預計何人何時會有甚麼際遇,

或說出怎樣的話。人人不同,各人所說的都有各人認為的道理。在我們生命旅程

中有很多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包括我們的家人、伴侶、朋友、同事、師長、同學,

甚至乎不相識的陌生人。因有他們同行,我們在生命旅程中才不至感到孤單寂寞。

所以當我們與各人相遇的時候,就是一分相遇、相知、相識的情緣,足以為我們

每段人生旅程留下美好的回憶。

種一棵關心的樹 - 從澄心角度出發

種一棵關心的樹 - 從澄心角度出發
The more you like and respect yourself, the more you like
and respect others, and the more they like and respect you.
Brian Tracy 
澄心有靜心的意思,晉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唐王魯复逸句:「清泉繞屋澄心遠,曙月銜山出定遲。」。澄心的狀態給予空間反思:從而能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的需要,更瞭解自己別人的需要。
先容許我提出一個問題:關懷/關心是怎麼樣發生的事呢?一般人接受關懷,是有「四步曲」的,首先關懷者從「聽到 /看到」被關懷者所需,繼而作出相關的「關懷行為」,然後被關懷者「傳釋」關懷者行為,隨後是感受到「關懷」(也有可能是別的感受 ),再作出回應── 這不是一個新的說法,但卻是被遺忘的現實。人提供關懷,往往從自身的角度或習慣出發,不能「聽到/看到」被關懷者真所需。關懷者要讓被關懷者感受到關懷,不只是作出一些「關懷者行為」就了事,還要看到對方真正的需要和瞭解被關懷者要如何「傳釋關懷者信息」
現在先談所以如何「聽到/看到」 (關注)被關懷者真所需從而作出「真心的關懷行為」?在關注對方時,在知性以外,還要加上感性。「關注行為」應是在澄心的狀態下感受,才可「聽到 /看到關懷者」真正所需。如果澄心做得不好,被關懷者就沒有可能「感受關懷」。
尤其是對於關懷長期病人的,日復日,年復年。。。 在慣常的日常關懷中,會令我們對真實的感覺,知覺和反應越來越標準化,被動,麻木和遲鈍。對別人的關心變得自動化地習以為常,長久下去,反而會逐漸失去觀察內心真正需要的能力,缺乏敏銳的洞見。澄心的任務,就是要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變得活潑。由於澄心地觀察世界是給人一種新鮮及奇特的感覺,這可使我們對身邊的人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這種清新的感覺可能使我們更真實和直接地經驗和接觸到他人真實的內心世界。
(如何達致澄心的狀態:首先留意自己的呼吸和當下的狀態,再給予空間自己及對方,最後是用心及清潔地觀察,聆聽對方。 所以如果我們想重啟我們的澄心狀態是有三個重點的,1) 處境與感受我們需要不了解並且意識到彼此的處境並真誠地表達內心的感受, 從而向對方提出的切的慰問。2) 保護與相信面對這個艱難的時刻, 彼此需要把持一分信念, 就是相信大家的關係並堅守合一的心。3) 喜樂與平安心中要緊記, 關懷的行為是要讓對方感受到喜樂與平安的, 並不是簡單的為了關懷者能夠付出關懷而滿足。)
另外在我們關心別人的時候,我們須留意被關懷者如何「傳釋」關懷者的行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理性地分析事情。事實上,與其說我們的生命是有理論以及一大堆密集和復雜的知識系統組合而成,不如說我們的生命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所組成的。的而且確我們不是從理論發展出來。更不能從理論去了解、關懷和滋養自己。理論是我們諒解自己 /別人行為的一些工具。而從每一個個體獨特的經歷的故事中,我們便能理解每一個個體的獨特生命。所以我們的是透過講述及聆聽一些屬於自己及屬於別人的生命故事來確立關心及滋養生命。在基督教,我們的主耶穌就是說故事大師。他非常擅長用比喻來關心別人。這種說故事的特點就是不強迫別人接受,若有人聽了她願意接受的,就得著關懷和滋養。
後現代社會所產生的思想及價值觀,對我們如何去關心別人士帶來一種很大的衝擊。現今多元化的社會堙A我們應該給予別人,包括自己,更大的空間。所以一些活生生的見證以及個人生命的見證,往往被一些理論可能更能夠關心別人的心靈。當我們要關心別人時,聆聽,講故事可能遠比一些學說或理論更有說服力。因為說故事能給予被關懷者一個極大的空間去「傳釋」關懷者的的意義。
所以大部分人能夠接受的關懷,大都是透過個人經歷,故事和見證而來的。現今的時刻,我們必須正視我們在關心別人的土壤中的荊棘和石頭(: 個人主義)。因此我們關心別人的時候必須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種一棵關心的樹,要真心的關懷是無法速成的,正如聖經上所說的,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要在心中種一棵關心的樹,我們需要有長遠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