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朋友抱怨,聆聽病人的說話是如何的困難。他們常說:「這人說來說去
都是那些東西,煩都給他煩死,他們雖然是病人,但我的心情也不是太好,真是唔
探又唔得, 探又唔知講甚麼 !」帶病的親友,整天獨自面對疾病所帶來的困擾
,情緒欠佳甚或脾氣暴燥,期望有人傾訴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要當聽眾的,當然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入「耳」了,才算是「聆」
「聆聽」的確是一種藝術。因此不但要有「技巧」,更要有「狀態」。正如音樂
家演奏,畫家作畫,詩人寫詩一樣。「聆聽」,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簡單的舉
動,但正如「聆聽」的寫法,先是從「耳」,但這只是一半;另一個部份,
還需要「令」他覺得說話你入「耳」了,才算是「聆」。這樣的解釋,
會比較容易發現話中的意思,
「聆聽」,回應和安慰,才能有如金蘋果掉在銀網子裡。
既然我們都知道,在探訪病人或親友交談的過程中,「聆聽」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
任務。那麼,我們應帶著一個甚麽的心情或狀態進入對方的世界去聆聽他們的心聲
呢? 就讓我們試試用藝術治療的角度去尋找答案。
進入「澄心」狀態
「澄心」(mindful)一詞,有「在當下」的意思。 如果我們能進入「澄心」狀態,我
們才可以「用心聆聽」,下以的步驟,可以幫助我們成為一個聆聽者:
1) 先合上眼睛,深深呼吸。這時候我們可以先清理一下自己當天的負面情緒,然
後再放下一些自己對未來的憂慮。在呼氣時同時呼出負面情緒,如果放不下的話,
可以將負面情緒暫存於一個心靈存物櫃裡(可以是想像出來的,用來暫存各樣情緒
)。
2) 先想一想你期望在探訪或對話過程中得到的正面結果(以第三身想像爲佳)。
將那正面的結果利用心靈照相機(參《關心》?期),拍成一幅圖畫。 這幅畫可
以按箸自己的喜好, 將他的對比度,光暗等調一調, 調教到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影
像。 然後再將這幅圖畫放在心中,深呼吸。
3) 帶著愛的同在進入溝通。 告訴自己一會兒與你共聚的是一位你所愛及珍惜的家
人或朋友。
當我們帶著這樣的「狀態」去溝通時, 往往就能夠做到用心聆聽的效果。在平和的
氣氛下,不單是用耳朵去聽,還是用心的交流。 使他們覺得安全、被尊重及沒有
壓力。
說了這種「狀態」以後,讓我們現在討論一下如何建立親和力,怎樣進入「他們
的世界」,並達到良好的溝通。
建立親和力
要建立親和力,就要透過模仿對方。那就是「配合」(Matching) 和 「映現
」(Mirroring)。「配合」(Matching) 指的是透過模仿對方的語言文字、聲調和肢體動
作,讓你能快速地和對方產生共同點。 ( 緊記:不一定相同,相似便可;不用所有
都模仿,模仿部份便可。)
當彼此所使用的文字、談話的語氣、音調、表情、舉止動作、甚至呼吸的頻率都
處在一種共同的狀態時,很自然地就會產生一種共鳴,彼此的距離也拉近了,親
和感也自然而生。
「映現」(Mirroring)也是模仿。不同的地方是當我們透過映現模仿時,我們就像是
對方的影子,所做到的效果就如他在鏡子前一樣。「映現」是當對方舉起右手時
,你就舉起左手;而「配合」就是當對方舉起右手時,你也舉起右手。當然,我
們也可以同時兩者兼施並用,以比較有彈性的方式,去進行模仿。
其實,模仿是每一個人常常都會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兩個非常投入且談
得投契的人,如情侶。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型態是相似的。比如他們的身體都會
向同一方向傾側,或前傾或後靠;一齊將腳蹺起,又或是雙手都放在桌面上。雖
然他們不太可能會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姿勢或語調,是與對方如此一致,但是這種
自然表現的親和感,正是建立互信的方式。
緊記保持三個基本態度
在此要說明,兩個正能夠在親和感交流的人,並不一定會有相同的志趣或持有一
致的看法。親和力的建立是指兩人有相同的 「感受和思考方式」,而非思考的內
容或溝通的主題。
要與人建立親和感,我們就必須先進入「他們的世界」。我們並不需要同意它,
但卻要認知及尊重它,隨著它的步伐,讓它主導談話。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有時會
側重於自己「想聽」的範疇及方向,不自覺讓「想聽」主導了,甚至帶領整個交
談的過程。其實,我們應該讓對方有足夠的空間去表達他們的感受。
當我們再去探望家人或朋友的時候,首先讓我們進入「澄心」的狀態(深呼吸、想
結果、愛的同在),再運用親和感建立 (映現及配合),並用心聆聽。在過程中要緊記
保持三個基本態度:「專注」、「接納」和「不批判」。讓被探訪的親友的情緒得
以舒緩,從而更有力量去面對挑戰。關心#47_P.18 & 19
版名:澄心款款 字數:1747
題目:從藝術治療角度探討「用心聆聽」的技巧
作者:張啟賢博士 (ICEHK 總監/ APP認可FIRO-B 執行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