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同理心教室


Empathy是近年的熱門話題。這個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和教育工作者口邊的常用字,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同理心?
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學院網站<The Greater Good>最近的一篇文章,作者Roman Krznaric認為,這句說話絕對不能代表同理心的真正意義。他認為真正的同理心的出發點是了解他人的想法、感覺,然後作出互動。他認為應把句子像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說成的"己所欲,也勿施於人。因人人口味不同。"
Krznaric提出,近代科學巳逐漸推翻人性本來自私的說法,在我們的腦中,存在一組可讓我們與人易地而處的線路。如果這組被稱為"Empathy Circuit"的線路受損,我們就會失去產生共鳴的能力。進化生物學家Frans de Waal發現,人類經過不斷進化,已發展成天生出來就會關懷他人的動物。心理學理論亦證實,如果在出生後的兩年和父母有著一個緊密的關係,同理心就可在日後完全的自然成長。
但自覺同理心貧乏的朋友不用灰心,Krznaric在文中表示,你和我都可以透過想法的調整,變得更能為他人設想,改善心境。
Krznaric把有著強烈同理心的人稱作HEP(High Empathic People),列出了他們的6個思想習慣,給我們參考。
多與陌生人交談
小時候對陌生人總會感到好奇。但現實世界會把它慢慢磨滅。HEPs就一直保持著這個有助我們了解別人的素質。他們會覺得別人的世界充滿趣味,希望能多點了解。
巴士上的鄰座乘客、派信的郵差或者午飯時總是沈默寡言的同事,都是他們攀談的對象。
與生活圈以外的朋友多溝通,多了解別人的思想和看法,有助把同理心擴張。而且對精神健康有益。根據心理學家Jacqueline Olds 和 Richard Schwartz,雖然社交媒體已成為溝通的主要工具,三份一美國人仍被孤獨感纏擾,而多與陌生人傾談,證實能把情況改善。
不要只談天氣或一些不著邊際的內容,試試多理解別人的內心想法。
求同存異
一般人總愛把別人加上標籤而忽視了個人的獨特性。HEPs愛挑戰自己固有的概念,不把人物歸類,反而著眼於找出彼此相同之處。
在美國的種族歷史中,有以下的一段故事:
Claiborne Paul Ellis出生於美國南部貧困的白人家庭。受身為KKK(Ku Klux Klan)成員的父親的影響,把一切問題都歸咎於黑人。長大後,Claiborne加入KKK,是自然不過的事。
1971年,Claiborne以社區內重要成員的身份,參加一個市政府主辦,為期10天的研究會,為舒緩種族矛盾尋找解決辦法。當時,Claiborne已是當地KKK的高高負責人。Claiborne發覺,與他一同被選作領導研究會的是令他討厭的人物,黑人民權份子Ann Atwater。但在工作的過程中,Claiborne發現,原來大家都有著相同的處境,面對著同樣的貧窮問題。"我開始對黑人改觀,視他們為人類的一份子,可以跟他們握手。" Claiborne回憶當時的感覺就像重新做人一樣,在10天的小組會議結束的當晚,在一千人面前,Claiborne撕掉他的KKK會員証。
Claiborne之後為一個黑人成員為主的工會任職統籌。他和Ann Atwaters成了終生朋友。
易地而處
作家George Orwell可以算是一位啟發了不少後來者的HPE。在1920年代,他放棄英國殖民地警察的職位,化身成露宿者,體驗活在社會邊緣的生活。這段時間的經歷,Orwell記錄在著作<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裡面。這段日子改變了Orwell的觀念和做人處事的態度,露宿者、乞丐,對他來說,不再是醉酒流氓,而是可以結交的朋友。Orwell視倫敦與巴黎的經歷為他一生最美好的旅程。
當然,Orwell是個極端的例子,但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存在著一些容易做到的體驗。嘗試參與不同宗教的崇拜、在假期時到落後地區當義工等,都是較易掌握的機會。
試試體會美國教育改革者杜威(John Dewey)這句話背後的道理:
“All genuine education comes about through experience.”
做個用心的聆聽者
好的聆聽者是一個可以理解對象在傾訴時內心感受和需要的人。同樣重要的,是使對象覺得你和他們同樣脆弱。在聆聽之餘,放下面具,付出感情,把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恐懼和對方分享,這樣,雙方就會產生共鳴,建立聯繫。
Israeli-Palestinian Parents Circle是一個為因以巴衝突而喪失家人的家庭成立的志願組織,它讓來自衝突兩方的家庭,互相聆聽、傾訴自己的遭遇。同樣的悲痛,把站在不同立場的家庭在感情上聯繫起來。今天,它已是推動以巴和平的一股重要力量。

改變世界
18世紀廢除奴隸制度運動的興起,成因之一是主張廢除人士出盡方法令大眾理解奴隸在農地和奴隸船上的不人道待遇。而19世紀的國際工會運動,也是因為在工業城市的工人互相理解資本家的剝削而茁壯成長。2004年,對東南亞海嘯救援工作的大量民間支持,災難現場的影像令我們理解到受災者的慘況,也是主要原因。
從以上的歷史可見,在共理心不單在個人層面上發揮作用,在推動社會改革上也有很大功用。
Twitter促成了佔領華爾街行動和阿拉伯之春,但它能否提高我們對非洲旱災災民的關注? 研究利用社交網絡推廣共理心是現時的熱門課題。
HPEs 把推動改革視作責任,對其他付出努力的團體的支持不遺餘力。而他們亦認識到,同理心的培育,應由小童開始。
Roots of Empathy是一個加拿大的志願組織。透過它設計的課程,超過50萬學童在學術和情緒智商上有顯著的提升。
發揮想像力
在面對當年印度教徒和回教徒的衝突時,甘地曾說:
"我是回教徒和印度教徒,同時也是猶太教和基督教徒。"
當嘗試解決矛盾時,理解和體諒別人的處境十分重要。假如你想改變地球暖化,石油公司的想法是必要的考慮。了解什麼推動他們和你對立而訂出有效計劃,這和單從你的支持者間建立共鳴同樣重要。
假如你在一個領導的崗位,想像團隊隊員的處境對完成使命也非常重要。
在營銷上,同樣的態度也會發揮作用。有效掌握產生共鳴的方法,在現在的商業世界,已經是一種生存技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